00.jpg

1995年Audi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發表了TT Concept概念車,然後在1998年非常狂的只把概念車的造型加上個C柱三角窗就直接上市…

 

01.jpg

在20年前那個汽車設計都還是四四方方的年代,TT mk1的造型看起來就像外太空來的一樣奇怪,可是這個外型就算放到20年後的今天也不會覺得老氣,只能說當時的設計師真的很厲害。

 

早在TT mk1剛引進台灣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這台車的造型

02.jpg

不過當時的我也才剛滿20歲,還是一枚純種屁孩,想當然是不可能買的了這種車,直到20年後終於在一個機緣下成功的入手了這台TT mk1,只是身為一個不安份的老爸,會找的自然就是TT mk1當時引進的性能版本:quattro 6MT 225匹的版本。

 

TT mk1在同樣1.8 四缸 5V引擎配置下有著180匹5速手排(後期還有手自排)前驅及225匹6速手排quattro四輪傳動的兩個版本。

03.jpg

而這台6速225匹的mk1前車主也算是個收藏家,所以車況照顧的不錯內裝也很完整,而我也是想讓這台TT mk1繼續維持原本的模樣,所以還刻意改了平面式的藍芽主機讓中間的TT飾蓋可以關起來。整個內裝就只有多加裝一個渦輪壓力表來監測車況,不做其他改裝,盡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狀態。

 

04.jpg

畢竟TT mk1的內裝也是我很愛的一部份,整台車的內裝設計幾乎都與圓形脫離不了關係看的我好愛。

 

05.jpg

外觀的部份這台車可以說是整車TT-R化的概念,因為整台車上的外觀都是ABT的套件。

 

06.jpg

ABT前保桿與水箱罩

 

07.jpg

ABT Sport A26 8.5x18 兩片鍛造框加上ABT側裙

 

08.jpg

ABT的後保桿與十分誇張的ABT後尾翼

 

09.jpg

這組尾翼是十分罕見的平整式直線加速風格尾翼,不過ABT會這樣設計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TT mk1上市初期(1998~2000)曾出現不少高速後輪不穩定的案例,也造成不少事故,後來Audi才承認是設計不良,所以在2000後的小改款標配一個小鴨尾來強化後輪穩定性。

 

10.jpg

而ABT的這套尾翼再搭上這組限量(也絕版)的下擾流可以在高速時穩定車尾的氣流並增加後輪穩定性。

 

11.jpg

想當然尾段一定也是ABT的套件。

 

12.jpg

這組超級誇張的4出尾段相信也是為了這組後包與下擾流匹配所設計出來的。聲浪不吵可是還蠻好聽的…不會有那種四缸破管的破銅爛鐵聲,聲浪低沉綿密。據說這台車也有安裝ABT的動力晶片,馬力從原廠的225匹提升至了267匹,我是沒有實際上馬力機測試過,但從渦輪壓力表上看到最大瞬間增壓值可以到1.4Bar(恆壓1.2),遠遠超過原廠的1.0Bar,我想多少是真的有改啦。

 

13.jpg

整台車的套件就是和車主附給我的這本ABT改裝清單裡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我的側裙用的是另一組ABT的側裙而不是照片裡這組。

 

13.jpg

如果真的要說的話,全車唯一沒用上ABT的大概就卡鉗了吧,這套改法好像在TTmk1的圈子裡蠻常見的,使用的是PORSCHE 986 Boxster的前大四後小四活塞的卡鉗。TT mk1有不少料件是可以通用986 Boxster的(例如車門六角鎖或座椅)

 

不過這台車的前前任車主把車頂及後照鏡烤成了黑色

15.jpg

應該是在致敬 2005年的Audi TT sport的黑銀配色,但原本車上的隔熱紙顏色就很不搭這個車頂,加上車上的隔熱紙也有點歷史了所以就決定換個隔熱紙讓玻璃也黑化看起來比較協調。

 

16.jpg

隔熱紙我是去潭子的善美德貼舒熱佳的VX與LX系列

 

17.jpg

會接觸到舒熱佳是因為之前S5有因為業配合作去他們那貼,在這之前其實還不認識這個牌子…(真慚愧),不過貼完後感覺不錯而且他們現在還有在做全車VX(前檔、無金屬材質)+LX(車身、金屬材質)的特價3萬有找,所以這次就決定自費去幫TT貼。

 

18-1.jpg

18.jpg

(善美德的施工蠻厲害的真心推)

 

19.jpg

舒熱佳的隔熱紙主打就是低調的黑色,這樣貼完也讓整台車的視覺感更完整了。

 

20.jpg

這樣貼看起來好像很黑,可是其實還好,因為先前車上貼的是很老的入門隔熱紙(金屬反射式),只能說是『擋不住太陽+晚上看出去很暗』,外觀看起來很透明可是實際上晚上從車內看出去很暗……但那張紙應該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所以也不能怪它…

 

21.jpg

 

晚上從車內看出去是這樣的亮度,還蠻能接受的。

 

22.jpg

車身上半部黑化後看過去整台車的視覺效果就又不同了。

 

23.jpg

不過貼完隔熱紙之後接下來就會停止編預算在外觀上…因為就像幫我弄車的老闆說的一樣

『養老TT就是要有愛』

這台車從第二任花蓮車主賣到第三任高雄車主的時候里程大約6萬多(這台車全部的保養資料通通都在),但接手到這台車的前車主後他一年多的時間大概只開了不到1萬公里(然後我看他修了一堆東西),所以一回家後其實也開始有一些東西掛掉…

 

汽油泵上蓋滲油

24.jpg

25.jpg

剛入手的第三天就聞到濃濃的98味,隔天看地上一小灘油整個傻眼。請車行檢查後發現是汽油泵上蓋被腐蝕穿出氣孔,既然都拆了就整組換掉吧,畢竟這玩意20年可能就這麼一次,下一次要換車大概都要進博物館了。

 

冷氣漏冷媒

21.jpg

不開冷氣不是因為想省油愛環保,而是因為冷媒漏光了(汗)。請車行巡一下發現是從風箱裡面漏的,對就是最麻煩的風箱。

我猜可能也是因為前車主真的太少開,所以讓管路中間連接的橡膠材質硬化,不然原地測真空是ok通過,但冷媒可能就是在行駛震動的過程漏出來的。這一修又大工程要整個中控台拆光光,這個冬天可能先不處理,畢竟以冬天的天氣隔熱紙貼好一點的車室溫度也不會高到太誇張,我是打算等明年春天的時候再動工,而且要動的話應該就是整個冷氣系統重整吧!!(畢竟都要大拆了)

 

27.jpg

不過還好目前就這兩條要處理的,因為其他大條或細項的定保秏材前車主都已經處理好了(真是佛心)。不過還是會被老婆碎唸一頓,因為她看我之前養Smart Roadster都沒修過什麼東西,怎麼這台車一回來就一直花錢……

 

不過我會想把Smart Roadster換成這台TT mk1的最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我想開手排啦!!!

28.jpg

不過TT原廠的油門/煞車踏板落差超級大完全無法跟趾,不能跟趾開起手排車真的會很卡所以在入手這台TT mk1之後我就一直想搞定這個問題。最後是選擇改裝踏板並把油門稍微墊高一公分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29.jpg

老實說以前學手排覺得是開車必備的『基本技能』,到了現代自手排當道,手排反而成了一種『樂趣技能』,講真的要快是絕對快不過現在的自手排或手自排系統,可是用手入檔的感覺講真的還是比較有『在開車』的感覺啦!!!而Smart Roadster在台灣想改裝成純手排基本是不太可能,這也是我最大的遺憾。

 

除了手排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她有後座

30.jpg

TT雖然看起來是小跑車,但至少還是有個能放小孩的後座,這樣真的想要開funcar的時候臨時全家要出門也不用回去換車,只能說當老爸之後考慮的點是完全不一樣的啦!!

 

31.jpg

(在貼完舒熱佳的隔熱紙之後女兒在後座也比較不會被太陽閃到受不了)

 

32.jpg

如果先撇除妥善率的問題,TT mk1 quattro 6MT 225匹的版本算是一個蠻棒的funcar選擇,因為在台灣要找到排氣量1800cc以內(對我是繳1.6的稅金),0-100能在6秒左右,又有6速手排與四輪傳動外加後座的,也真的只有TT mk1了!!

 

33.jpg

但我這台TT mk1畢竟也是接近20年的老車,性能什麼其實真的不是重點,而且20年前的渦輪車TurboLag的問題超級嚴重,油秏也不是很漂亮(比我的S5還秏油),但依舊扎實的路感與經典的外型,還有純種手排的駕駛樂趣,這些東西才是驅動我會想要擁有這台車的主因。(當然還有可以載全家一起FUN一下的樂趣)

 

34.jpg

TT mk1也許沒有mk2或mk3的那種吸睛的帥氣外型,但在我心中,最適合TT的造型,就是mk1這種圓滾滾的造型啊!!!!!!

以上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謝各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車教士 的頭像
    重車教士

    教士's 重車日誌

    重車教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