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3T6922  

 

這算是教士與Top1oil合作代言後的第一篇文章,剛好最近老D怪也準備要換油,公司提供了他們旗下第一支機車使用的酯類機油:XM99。

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所謂的「酯類機油」在販售,但除了酯類機油還有很多所謂"全合成、半合成、礦物油"等等,這些又多又雜,網路上幾乎也沒有任何較詳細的說明,所以我們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就讓教士來和大家聊一下這些大家熟悉卻不一定明白的機油種類吧!!!

 


 

 

前言:認識五大基礎油種

 

 

所謂的機油絕大多數的成份就是所謂的「基礎油」,讓我們以油商不黑心亂搞的狀況下來說,各家之間優劣的差異點就在於他們的「基礎種類比例與機油添加劑配方」。這些的優劣就會完全決定這支機油展現出來的效果!

 

以比例來看,一瓶機油大約95%的成份是基礎油,5%的成份是機油添加劑。但這5%添加劑、基礎油種類比例卻是決定這支機油的好與壞的最大重點

 

而大家常聽到的「全合成、半合成、礦物油」其實就是他們使用的基礎油的油種。

 

基礎油分成了1、2、3、4、5類。當然類別越高的就代表等級越高,最簡單的分類法就是:1、2類基礎油是所謂的礦物油3、4、5類就是所謂的全合成基礎油。而所謂的半合成油,指的就是將全合成油用一定比例混合進礦物油中而得到的產物。

 

在詳細一點講,其實基礎油又要區分成「透過煉油廠系統提煉」「純化學合成提煉」,一般我們的認知機油就一定是原油提煉出來。1、2、3類基礎油就是透過煉油廠系統,將原油裂解提煉得到符合需求的相對應產物,而4、5類基礎油則是透過液化石油氣下去提煉、合成。這之中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基礎油當中雜質的多寡,在講白話一點就是「純淨度」的差異。

 

所謂的機油其實就是俗稱的「碳氫化合物(CH)」,但絕不可能是100%純正的只有碳跟氫這麼單純,隨著提煉的過程與方式不同,所得到的基礎油純淨度也就不一樣。

 

當你大概弄懂了五大基礎油種後,教士在針對五大基礎油種做更進一步的說明!

 

 

 


 

 

第1、2類基礎油(礦物油):

1、2類油便是直接透過將原油裂解提煉後得到的產物。

1類基礎油就只是單純的裂解,只能算是石油副產品中的其中一項,因此其成份與雜質就會較高。
目前主要還有生產1類基礎油的亞洲國家有印尼、泰國及日本,只是早期中油也是有生產過1類基礎油。

 

2類基礎油則是將原油提煉出的產物再次「加氫」裂解,我們常聽到的機油「酸化」其實就是所謂的「氧化」,而「氫」的多寡也決定了機油本身的穩定與否。同時也因為透過這樣裂解再裂解的提煉方式,讓2類基礎油的雜質會較1類基礎油低上許多。
目前最主要生產2類基礎油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台塑」啦!!

(這兩類被統稱為礦物油,只是目前很少有油廠會刻意標識)

 

第3類基礎油(全合成):

16251986_1376981405666921_7124177409082487566_o  

同樣是透過煉油廠系統利用「高度加氫裂解」來得到的產物,隨著各家的技術與提煉方式不同又有不同的稱號,例如由殼牌研發的VHVI(超高黏度指數加氫異構油)、XHVI(極高黏度指數全加氫異構油),或是雪佛龍專利的1DW(加氫裂化-異構脫蠟),以及美孚專利的MSDW(加氫處理-加氫異構化、加氫裂化-選擇性脫蠟)。

但第3類基礎油嚴格來講定位反而是5種基礎油中最模糊的,因為它本身的基礎原料就是以礦物油為主,因此在結構上還是不像經由石化天然氣提煉、合成得到的PAO(聚a-烯烴)穩定,但由於性能十分接近,且成本相對低廉,因此很多油廠就會將這類機油貼上全合成(Fully Synthetic)並對外販售。
目前第3類基礎油最大的製造國家則是韓國。

 

第4類基礎油(全合成):PAO(聚a-烯烴)

PAO(聚a-烯烴)潤滑油最早嶄露頭角的時候就是二次世界大戰的虎王式坦克,由石油天然氣中散出來的乙烯、丙烯等成份,經過繁瑣的化學反應而提煉出來的產物,其分子結構最穩定,成本也是相對是最高的。

但由於其超高的穩定性與抗衰退性,因此第4類基礎油基本上是完全沒有任何爭議性的「全合成機油」代表。

 

 

第五類基礎油:酯類(Ester)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飛機使用的機油就開始採用酯類做為機油添加劑,到近期才開始導入到高階汽、機車用機油上。酯類(Ester)基礎油擁有傲視全油種的高低溫流動性、抗氧化性更穩定,低衰退、油膜厚度維持度久。酯類產生的油膜並不像一般機油是用「黏」的方式附著於缸壁,而是以磁吸的方式附著於缸壁上,這樣的特性對於車輛冷車啟動時的保護性就遠遠勝過其它油種。

 

但酯類最大的缺點就是成本極高,所以絕大多數都是搭配第3、4類基礎油,配合機油添加劑的黏著成份讓酯類融入。
*僅有航空用機油會使用全酯機油

 

所以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酯類油」大多都是這樣混合而得到的產物,但一支機油要被稱上"酯類機油"的先決條件就是酯類含量必須超過10%以上。也就是1公升至少要有100cc的酯類才能算,低於這個數量的機油充其量只能冠上「酯類添加劑」的標籤,而不能說自己是「酯類油」。

 

 


 

 

大家常見的疑問一:那到底半合成該怎麼分辦?

16708704_1397762560255472_3161569263614457121_n  
教士幫D怪換上的7.5W40是屬於Top1oil機車機油中「半合成」級別的機油,有意思的是不止是礦物油,在市場上幾乎很難看到有廠商會把「半合成」大辣辣的打上去…

其實半合成機油一直都是處於一個「模糊地帶」,因為全球最大的PAO基礎油製造商「美孚」認為只有PAO才能算是真正的全合成油,第3類基礎油充其量只能算是礦物油的強化油。但最終在各大油商的"命名論戰"結束後,殼牌石油獲得最大勝利,因為代表著第3類基礎油也被公認為是「全合成」的油種。

在此之後美孚也開始將旗下的第3類基礎油(MSDW)以全合成的名稱上架販售。

 

而最簡單辨別全合成、半合成機油的方式就是看他的原料(基礎油)是否100%採用第3或第4類基礎油,又或是將第3、4類基礎油用一定比例、配方混合進1、2類基礎油當中。而這樣的半合成機油在瓶身上也僅能標上「 Synthetic(合成)」而非「Fully  Synthetic(全合成)」。

 

正常來講,因為消費者也分不出誰是半合成誰是全合成,有些甚至是以價格來判定誰是半合成誰全合成,因此是否會誠實的"主動告知"這是半合成機油的廠商,也代表著一間油商的信譽。畢竟一樣的東西如果掛上全合成一定能賣更高價呀!!
(反正也沒人看的出來包裝裡面的東西啊)

 

至於半合成油是不是就比較不耐用呢?別的牌子我不敢說…但教士的D怪在使用這罐7.5W40半合成油5000公里後漏下來是這個樣子

P1030334  
基本上除了看不到什麼雜質外,就是黑了一點而已,但這也代表著它的清潔性很好(因為在這之前就是用以前常用的FORMULA Z機油)。而機油消秏上,教士上一次是加了大約2.7L進去,而當我把廢油通通倒進去量杯測量,大約還有2.4L,中間消失的0.3L其實都是D怪油封漏油漏掉的…

15994809_1366283086736753_4810030596636188798_o  
實際被引擎"吃掉"的量應該不到0.1L,這種表現相信也有點顛覆過去大家對於「低黏度+礦物油=不耐用」的刻板印象了吧?

 


 

 

 

大家常見的疑問二:真的有全酯類機油?酯類機油的價格也可以很便宜?

02  
D怪最新用的機油:Top1oil的XM99就是屬於「酯類機油」

酯類機油的售價是否真的可以有「很便宜」的售價?事實上在國際基礎油市場上,酯類油一公噸的價格大約落在9000~1萬美金(大約30萬新台幣),當然如果採購的量大(例如一千噸)那就有可能將每公噸的酯類油價格再壓低。但這卻也不是一般中小型產油廠所能負擔的金額。

 

講個最明顯,早期中油還在生產1類基礎油時有概略統計台灣對車輛基礎油的需求量,每年大約是15萬噸左右,就算只把這個總需求量減一半,一年8萬噸的需求量也早就超過全球酯類油生產廠的全年生產量了。

 

可是就如同半合成機油的界線一直很糊模一樣,酯類機油也是。就算你1公升的機油只添加了1%(10cc)的酯類油,那包裝上打上「酯類」機油其實也不能算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因為大家的重點只是那個酯,並不是那個「量」。但這類的機油充其量只能稱為「酯類添加物」機油,而不能稱作「酯類機油」

 

因此大家就必須記得一個重點,在車用機油裡只有「酯類」機油、「酯類添加物」機油,是不會出現所謂的「全酯」機油的。

 


 

 

大家常見的疑問三:那到底該選擇全合成好?半合成好?還是礦物油就好?

 18011025_1467236899974704_3283049018010119656_n  
自從開始用了Top1oil之後,教士的小害怕都是每2000公里才換一次機油

當然,所有油種等級順序當然是「全合成→半合成→礦物油」,原因很單純,所謂的機油主要成份其實就是碳氫化合物(CH),而油質的穩定與否取決於氫與其它雜質的含量多寡而定,這也是為何礦物油的耐用性不會比半合成或全合成要來的好的原因。

 

機油劣化最明顯的就是因為高溫而產生的「酸化」,所以基礎油質越純淨也就代表著它的穩定性會越高。但無論是何種都會需要所謂的「機油添加物」來強化其結構的穩定性,而這些配方也是各家機油廠厲害的地方。

 

那該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機油其實很簡單,你會喜歡常常拉轉的,當然就是選擇保護性較佳且油質相對穩定的全合成、半合成油,而若單純僅是通勤使用且操作較溫合的人,當然使用一般的礦物油並保持良好的換油習慣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後記:那,我們該如何挑選好的機油?

 

16177477_1378260502205678_4378809091749327771_o  

教士常和車友說,加到爛機油不會像吃到砒霜一下馬上要你的命,而是像得了慢性病一樣一點一滴的消秏你引擎的壽命。但往往在引擎被消秏到出毛病前你可能早就換車了,所以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感覺。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但機油本身的「質」並不像行車紀錄器或一些相關電子產品一樣可以直接看的到效果,因此包裝底下藏的是什麼東西,真的完全是取決於機油商的良心。無良一點的油商甚至會將1類基礎油透過許多抗氧化及膠劑之類的添加物來達到他們所需要的黏度及效果,但這樣對引擎的消磨及積碳的累積也是無形中的增加,這也是為何很多人會說「機油是種暴利的東西」,最大的重點就是因為它的成份與配方是否真如廠商所說也沒人知道,反正只要機油加下去1、2萬公里內車不會出任何毛病那就沒事啦!

 

因此最簡單的辨別一個機油品牌是否可靠,除了使用者的「口碑」外,若他們可以大方公佈自己使用的基礎油種類,產油廠及生產國家,相信這就是一間有責任的機油商會做的事。

 

最後只能說台灣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國家,2300萬人口卻擁有近1000種機油品牌在市面上流通,也許有人會說便宜會有好貨,但真正的好貨其實還真的很難便宜下來。當大家都在要求CP值的同時,是否也知道你那高CP值的東西是否真的如你所想的那樣好呢?(笑)

 

以上就是教士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東西,但相信大家應該對機油還是有許多疑問,例如為何公司貨與水貨的落差為何如此之大?或是機油添加劑的配方到底是什麼?這些東西教士也會在下一次的機油教室裡和大家一併分享。

 

感謝各位!

 

 

有更多問題歡迎到

Top1oil台灣官網

Top1oil台灣官方粉絲團

重車日誌-教士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車教士 的頭像
    重車教士

    教士's 重車日誌

    重車教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