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許多剛踏入重車或是有計畫踏入重車這個圈子的車友絕對都會有個疑問,那就是常常聽人提到"一台車的個性"與疑惑"什麼樣的車才算好騎"。

雖然買車不是件難事,但要選到一部自己外型喜歡外加調性適合自己的車卻是難之又難。

 

重車的車型分的百百種,仿賽、街跑、旅跑、街車、滑胎、嬉皮、多功能車…等等…但事實上車子的個性與適不適合自己騎卻不是單純用外型下去區分的。

而一台車會不會讓你覺的好騎其實就和那部車所擁有的"個性"是息息相關的,但如果還是不了解到底怎樣去判斷一部車的個性,今天這篇就是來和各位想入門重車的車友概略的說明一下影響車子個性的許多環節。

 

由淺入深的和各位講解---

動力輸出曲線與車重取決了一部車的特性:

 

P9020379_調整大小
(最好上手的街跑車:FZ6N)

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出現的轉速越晚代表的這部車的性能就越高,而相對的代表低速扭力的犧牲,而這類型的輸出通常就出現在仿賽與性能較佳的街跑身上。
而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出現的轉速越早則代表著這部車的低速扭力充足使得騎乘壓力較小,但相對的高轉速時的加速性與馬力的延伸就不如前述車種要來的誘人,而這類型的輸出通常就出現在傳統街車、嬉皮車或多功能車上。

PC150374SD_調整大小  
(高轉速熱血的靈魂-仿賽車CBR954RR)

 

而旅跑車則是判於上述兩者間,在性能與扭力這天秤的兩端相互的拉扯,講究性能的旅跑車它的天秤就往性能那方擺(如六眼、隼等…);而講究舒適性與易上手特性的旅跑車則是往扭力那一方擺(如FJR1300、STX1300等等…)。

但獨漏掉的滑胎車的引擎特性其實是很特殊的,因為他不像上述的任何車種一樣,滑胎車講究的就是大單缸引擎搭配極輕的車身(易於操控)與極大的扭力(使車輛在滑胎時或低速出彎時提供不間斷與強大的加速力),也因這樣鮮明的"個性"使的會選擇滑胎車系的族群(撇除掉單純覺得滑胎車很帥的之外)相較於其它車系要來得單純的多了,也因此今天這篇就不太針對滑胎車做說明了(也請滑胎族們見諒啦)

 

而透過上述的說明,也許會有人覺得"那不就是馬力與扭力越早出現的車種就越好上手,越晚出現的就越不好上手?"的預設解答?,只能說這樣只是對了一半,事實上最大扭力值出現的轉速如果太過的低,所搭配的車種又不到一定的水平,那這部車的操控特性就會像是頭脫韁的野馬一樣難以掌控,甚至比起一般人覺得不好上手的仿賽車要難得來去操控,許多重車前輩會勸新手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接觸公升級車種的其中一個原因也在此,新手操控公升級重車所要遭遇的難題並不是那強大的馬力會讓新手難以上手,而是在低轉速就有著過大的扭力使得油門的拿捏不易才是導致新手不易掌控公升級車種的主因。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低轉大扭力的車種配上了車重較重的車,這就又達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點了,因為此時那強大的扭力己被沉重的車重給壓了下來,理所當然使得那原本野性又難以馴服的引擎給壓了下來,而通常都是以純休旅取向的旅跑(行)車或是美式嬉皮車會擁有這類的特性。這類的車騎起來就是一種沉穩且安定的感覺,但伴隨而來的則是驚人的車重使的體型較瘦小或身材較不高大的騎士造成許多的困擾,而這個部份我也打算寫一篇針對如我這類輕量級騎士駕馭超重型車種的一些心得與訣竅,所以在這篇也就不在多加贅述了……(寫下去又是一大篇了)

 

P9080533_調整大小
(皆屬重量級的傳統大街車XJR1300及旅跑車ZZR1200)

-

而扯了這麼多東西就是要打破一種迷思,那就是並非新手就不適合騎公升級車種,馬力越大的車也不代表就是越難駕馭。
馬力與扭力等相關引擎輸出曲線,其影響的是日後的進階騎乘技巧(如賽道或複雜的山路)的難易度,而非一部車是不是好上手的關鍵

大馬力、大扭力車種不代表不好上手,重點是在於其搭配的車重與動力輸出的時機點,例如CB1000R與MONSTER 796這兩部性能街車為例:

CB1000R(998cc):125hp/10,000rpm、10.1kgm/7,750rpm
M796(802cc):87hp/8,250rpm、6,250rpm

任誰看了這帳面的數字都會覺得cc數、馬力扭力較大的CB1000R會比只有802cc的M796要難以上手,但事實上CB1000R也許高轉狂暴,但在一般騎乘時卻遠比M796要來的好上手,看到兩部車的重量(CB1000R-217kg、M796-167kg)便能略知一二。(當然引擎的種類也有差,這點後面在來和各位聊聊)
真正好上手的車是在低速或日常騎乘時能提供良好車輛動態反應的車,而非單純以車輛動力性能下去評論一部車是否好騎好上手,必需要考慮到各項車輛數據對騎士本來帶來的影響後才能決定這部車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重量輕、馬力小的車(如ER6F等)理所當然會是新手騎士或輕量級騎士們最佳首選,但對馬力與高轉速持續湧現的推動力很敏感的騎士而言,卻不會是最好的選擇。
一部馬力大的性能名駒,也許會讓人覺得很難操控,但事實上影響到新手騎士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馬力,而是車輛特性是否會過早產生過大的扭力導致車輛操控的困難性!

其實只要是個對油門很有良好sense的新手騎士,就算一開始就騎上公升級車種其實也是很OK的,畢竟車子會不會發瘋會不會耍狠的決定權還是在騎士本身,良好的油門控制觀念也可以幫助騎士去細膩的控制自己的愛車,但無論在精準的控制總是會有失誤的機率存在,而失誤的次數多寡及遭遇該狀況時的反應是否恰當就是許多初入門重車的騎士們所會面對的第一個難題,畢竟重車的動力反應比起一般輕檔車要來的強烈許多。輕檔車是要拉轉才會好騎,但重車真正拉起轉來的動力是十分驚人的。

 

也許有人會說高轉大馬力低轉無扭力的車種在山路騎乘或是過彎時會很不順暢,但那己經屬於更進階的騎乘技巧,新手騎士更新注意的是"一部車油門的容錯率有多高"才是正解。低轉大扭力車種固然好騎,但若對油門控制較不熟悉的騎士下去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騎士們應該要養成良好的騎乘習慣,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拋掉一些舊有想法,也就是"要拉轉才叫騎車"的觀念。

DSC01976  
(正確的騎乘觀念應該要是高檔位低轉速才能使車輛安定)

有很多公升級車友會抱怨在市區都只能用2、3檔沒機會換上更高檔騎乘,其負這個想法是非常要命的。拉轉騎車也許會讓車子的反應更靈敏聲浪更悅耳(僅針對過度熱血族群),但太過靈敏的反應才是造成難以駕馭的罪魁禍首,正確的市區騎乘方式還是應以"高檔位低轉速"的騎法才是對的,不單是新手騎士,資深騎士也更該這樣做,一來靠著高檔位低轉速來降低引擎的出力,同時也可以保有更寬廣的油門控制範圍,增加騎士對本身的安定感,如此一來無論是何種車種都可以輕易就上手。低檔高轉的熱血音暴還是留在郊區人煙稀少的地方吧!

而有了正確的騎乘觀念後,接下來就可以去慢慢的研究這部車的動力特性,找出最適合自己與車的感覺。

 

 


而在摸熟了車子本身的特性後,接下來騎士們要面對的就是另一個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這部車的"個性"

 

 


-

了解與熟悉一部車的個性是騎乘樂趣的最大來源:

P2170990  
(騎車真的是一種很快樂的休閒活動)

世界經典摩托車評比把CB750列為第三名,這部車幾乎沒有什麼缺點,但沒有缺點也是CB750這部經典車的最大缺點,因為太沒有個性了!!!
如果車輛特性的地位就像是餐廳套餐的主菜,那車輛個性絕對是最棒的餐後點心啦!
主菜好吃吃的飽很重要,但點心的優劣也會影響到用餐的心情的;熟悉車輛特性可以讓你騎的好一部車,但獨特的車輛個性更是你會不會徹底愛上這部車的關鍵呀!

 

大家一定很常聽到日系四大廠的評論,HONDA的平順、YAMAHA的靈敏、KAWASAKI的猛暴、SUZUKI的狂野。這些敘述就是驗證了各家車廠造車所賦與該家車廠的獨特個性,平順的車好騎好操控好上手,但對於一些手感較賤(例如我)的騎士而言卻缺乏了一種挑戰的快感,沒錯,有些人就是喜歡自己找罪受所以才用比較"賤"這個字來形容(笑)。但若是摸的熟一部車的個性,更可以增加自己與車的默契進一步去體會到更多更細膩的騎乘樂趣。

 

而會影響到車輛個性的因素有千百種,真的要說的話,引擎的型式絕對是影響一部車個性的重點。

 

不同的引擎型式、不同的輸出特性、不同的車輛個性:

大單缸的狂野、直二的平順、三缸的扭力平原、直四的先平順後帶勁、V2的猛爆、V4的高轉熱血、水平對臥的低重心,每種引擎都有不同的個性。而單缸車主要都是集中在滑胎車種上,在台灣的大眾車款還是以直2、V2、直四為大宗,所以本篇還是以這些形式的引擎為主,也請大家見諒呀!

而車子的個性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實際體會會比較準。真的要形容的話…就想像中國功夫與美國拳擊的差異吧!雙缸車種的輸出就像是拳擊一樣,力道超猛一揮就是讓你倒;而四缸車則像中國功夫一樣,需要先擺出架式下盤踩穩才帶的出後勁強烈的招式。
拳擊出了一記重拳之後的空檔,也正如雙缸車的高轉疲乏一般,而中國功夫則是架式擺出來前的空檔容易被攻擊,就如同四缸車的低轉無力一般。


DSC01092_調整大小
DSC01094_調整大小
(排氣量接近但輸出方式完全不同的兩部車:直列四缸的FZ6S-S2及直列雙缸的ER6F)


  

而要如何形容汽缸的數量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如果用"很科學"的方式去形容能聽的懂的大概沒幾個,而以"教士式"的解釋方式的話,你就想像雙缸車的汽缸想像成是兩個肌肉猛男大力士,而四缸車的汽缸則想像成是四個身材普通的男性。
今天2個猛男與四個普通男同樣要去搬一百塊磚頭到指定地點,猛男力氣大一個人一次可以抱10塊磚頭,而普通男只能一次抱6塊磚頭,剛開始猛男馬上就搬了20塊磚頭到指定地點,而普通男則是6塊6塊的過去,時間久了,猛男在猛還是只有2個人,而普通男4個卻因可以很精細的分工外加效率好,所以能比肌肉猛男更快的把100塊磚頭搬到指定地點。

把100塊磚頭想像是100匹馬力,把一個人一次可以抱幾塊磚想像成扭力,而指定地點想像成是曲軸。這就是為何雙缸車就是低轉大扭力,四缸車就是高轉大馬力的原因啦!

 

-

解釋完了引擎型式的差異,接著就是套用進車子上啦!通常日系車個性較鮮明的車種都是以仿賽或街跑為主,而其它如旅跑或街車等因為強調的還是方便性與舒適性,所以很少見到日系街車會有什麼很極端的個性存在。

隨著各家車廠的引擎動力曲線調教的不同,不同的個性也就隨之而出,四缸車在動力上的個性還是很難擺脫低轉無力的窘境,而各家車廠針對馬力湧現點的不同,影響的就是該家車廠的車輛個性反應。所以你要說四缸車其實個性差異性不大其實也是不爭的事實,有些車廠的動力曲線是很線性的(如HONDA),而有些則是像渦輪車一樣過了某個轉速會突然"瘋車"(如SUZIKI與KAWASAKI),而要成就一台車的個性除了引擎外,車架及配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所以在挑選合自己口味的車輛個性時也是要考量到每家車廠的設計工藝啦!(而YAMAHA的十字曲軸則是讓你在四缸車上體會到雙缸車的感受)

 

真正重口味人士的首選→V型汽缸:  

P9100595_調整大小
(V2個性男子漢的最佳代表:YAMAHA MT-01)

 

V型汽缸的運轉平順度較直列式引擎佳,但造價也較高昂(複雜且零件多),也因此搭載V4引擎的市售車比起V2車種還要難找許多,而在台灣搭載V2的市售車,幾乎都是以強調個人特色的嬉皮車為大宗,而除了義大利等歐系車有多數車種是V2(DUCATI稱他們的V2為L2)之外,真正能選擇的V2日本街跑車系少之又少(其中還有多功能車),為什麼比起直二,V2會這樣的稀有?偏高的造價與較複雜的結構是主要的原因。

而直二引擎少了些V2的狂野因子,因為V型汽缸先天就比直列式引擎少了一些些地心引力的影響,還有先天對稱的汽缸對消除引擎共振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也因此V型汽缸總是比起直列式汽缸要來的適合拉轉與製造扭力。但以經濟性而言直2引擎雖少掉了那麼點個性,但卻也比V2車種要來的適合做為代步車使用,所以各有其擅長的領堿,誰也無法取代誰。

 

個性=脾氣?操控=個性,淺談義大利車與日系車的差異

 

P2120010  
(外型>品質的最佳代表作)

不能否認…有太有個性的車通常也很有脾氣,有些車是操控有個性、有些車是動力有個性、有些車是脾氣大到很有個性…其中又以義大利車為佼佼者…(唉)

義大利車的造車理念應該是"藝術>組裝>品質"………設計出來的車都很美,組裝的零零落落,品質更是恐怖到一個極緻。不管四輪還是二輪都通用,這就是義大利車!

 

就我騎過的義大利車也只有DUCATI,但真的是只要騎過就能體會為什麼許多前輩會說"騎過義大利車你會回不去日系車",但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是要稍微修改成"只要你能習慣義大利車的操控,你絕對回不去日系車",DUCATI除了引擎輸出十分的暴力與富有個性(L2汽缸,等於是一個直列汽缸一個水平對臥汽缸),其車輛配重、車架設計對於操控都有著極大的助益,彎道表現精準與刁鑽,與日系車的沉穩反差極大。

義大利車的操控是隨心所欲,而日系車則是給了他一條路線他就會很精準的將你送進你設定好的路線上。當然在賽道騎乘上一切還是以正確與最佳的路線才是對的,但在處處皆需預留安全空間的山路、街道上,義大利車就像個過動兒,什麼路線你都可以嘗試;日系車則是個上班族,給他正確的路線他就會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而我就是屬於過動兒派的,所以我情不自禁的愛上了DUCATI,但也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不知是不是台灣海島型氣候的因素,歐洲車在台灣總是一堆抓不完小毛病,電系起笑、環保線組、漏油等等都是日系車沒有或少見的,而義大利車的組裝也許都很歡樂,漏油或因電系短路、進水而無法發動都時有所聞,搭配其在台灣的驚人售價,說真的,真的是花錢找罪受啊!不過只要心胸夠寬廣,能對引擎上的油漬或小漏油視而不見的,單純想體會純粹操控樂趣的,你還是很適合義大利車的!

 

-

到底什麼才是好騎的車?

了解前面我所說的,挑到你覺得自己愛的,就是好騎的車!

新手認為好騎的車就是如ER6那類輕巧好上手的車,但通常容易上手的車就是將車輛個性抹除後所產生的。對初體驗重車的騎士而言太有個性的車對他們會是種負擔,但對進階的騎士而言一部車缺少了個性那就缺少了挑戰性,該如何拿捏最終的點還是騎士本身。
所以到底什麼才是好騎的車,其實是很自由心證的。

DSC00683_調整大小PC080322  
(比起V2的MONSTER,直二的ER6F較為親民且好照顧,我對其的評價就是最接近現實世界的一部圓夢機種)

 

-

 

結論:

如果你只是想騎好一部車,那你在挑選適合自己的車種時所參考重點就是一部車的特性。
若你是天性反骨,挑戰心旺盛且對某一品牌種一車款有著特別的執著,那你要做的就是去了解那部車的個性。

但不管你選擇的是哪個,熟悉完一部車的特性後在去品味那部車的個性,這樣才能將騎乘樂趣發揮到最高。

P2170332  

無論如何,正確的騎車觀念才能讓你的車騎的長長久久,騎的久比騎的人快更厲害,也希望這篇能幫助到還在迷惑該買什麼車的車友,謝謝各位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車教士 的頭像
    重車教士

    教士's 重車日誌

    重車教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