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熱情、優雅的日式質感,這是我對MAZDA這個品牌長久以來的印象。不同的是過去我總是坐在以操控至上的MAZDA Miata MX-5的駕駛座上,今天卻是坐在了一輛多了個後座、後門(還有車頂)的MAZDA大型房車裡。有意思的是,我卻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
前言:
既然是試駕,當然也是要先讓讀者了解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我)本身的個性及駕駛特色,打從我18歲到現在活到快30歲,我手中握的方向盤及屁股所坐的駕駛座都沒離開過MAZDA當家上空小辣妹:Miata MX-5的懷抱過,簡單又直接的機械構造及駕駛感受、完全沒有任何電子輔助系統干擾(甚至連動力方向盤都沒有了!!)的操控感受,不考量任何實用性而是以完全均衡配重設定的車輛感受。眼睛一扎,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突然試駕到了這部集科技、電子配備、主動安全輔助的"現代汽車"(是Modern不是H開頭的現代哦!),這種感受衝擊早己超越從智障型手機瞬間換到頂級智慧型手機使用的那種震憾感了。
(就是這麼輛單純的小汽車,Mazda MX-5)
當你從智障型手機換到智慧型手機,你可能只是大呼一聲"哇,原來手機可以這樣",但當你把場景變換成一個開習慣原始老汽車的人突然坐進了一輛科技車裡時臉上露出那驚訝又驚慌的表情,除了極具質感的內裝外就是豐富的操作介面,幾乎只差車子不會和自己聊天而己了。
也許很多駕駛朋友平常開的新款汽車(無論是國產或是進口),對於某些車輛配備可能習以為常,甚至會認為沒有還有點奇怪,但請原諒我的"俗氣",因為我平常開的車就是輛老到什麼東西都沒有,全車只剩下方向盤和手排排檔桿及離合器踏板可以讓你專心研究的汽車,不然就是平常最熱愛的兩輪機車。所以當然碰上了這些現化的電子設備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非常俗氣"與"大驚小怪"(事實上我就連後照鏡會看到後座都會覺得奇怪了),所以在看這篇分享文時大家就當成是在看一篇"原始人遨遊未來世界"的遊記吧(笑)。
-
。試駕車型為All New MAZDA 6 2.2L柴油旗艦型。
-
當然,在開始分享前,可以先和各位聊聊何謂"KODO(外觀)"及"SKYACTIV(動力配置)"這兩個MAZDA創出來的名詞吧。
早在2002年初代Mazda6上市時,為了樹立一個屬於MAZDA特有的家族特色(當時也是"品牌外觀特色"開始被重視的開始點),所以他們創造了"ZOOM-ZOOM"這個詞,當時MAZDA的家族特色就是那笑的很開心的臉(水箱罩),但十年過後的2012年,MAZDA又創造了"KODO(魂動)"這個詞,而進一步的發表了Shinari這輛概念車。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簡單的說就是將大量的流線線條融入整輛車的設計裡,讓車就算是靜止的狀態下也能呈現出很強烈的動感。這種感受與一些超跑或跑車所呈現的"銳利、前衛、未來感"的線條又有所不同,而是一種像金屬這般有韌性的材質以外力所產生的扭曲流動感,你不會覺得這個線條有點銳利到像是隨時都可能會割到人,而是會覺得這種線條看似銳利但卻帶了點金屬受到扭曲時產生的流動感。當然,在Mazda6上也看的到這種線條的存在。這種金屬線條感會讓原本可能只是用來"點綴"車身輪廓的曲線突然變成了就算靜止不動也像是隨時會準備向前衝刺的感覺,在我看到新Mazda6的第一刻時,就是這種的感受。
看到Mazda6時你可能不會像看到超跑一樣的"哇~好帥哦",但是你會會靜靜的看著這部車。若你是車主的話,可能還會在心中小小的竊笑著自己手中握著這輛車的鑰匙吧?
而到底什麼是SKYACTIV科技呢?
近期MAZDA一直強調的SKYACTIV技術,其實就是一連串透過技術改變及重量減輕而近而使引擎、變速箱機件工作效率增加的技術。SKYACTIV包含的不只是引擎的提升,連帶的傳動變速系統也有著很大的改革。
例如汽油版的SKYACTIV引擎,就是透過許多引擎週邊配件的改革如4合2合1頭段,增加排氣管行程使來自引擎汽缸中排出的癈氣行程增加避免高溫癈氣因塞在頭段內來不及排出而回流進汽缸中增加爆震。另外就是多孔噴射裝置及"凹頂活塞"等機構而創造了驚人的13:1的壓縮比,進一步提升引擎整體的運作效率!
而柴油版的SKYACTIV引擎則是相反的降低了壓縮比至14:1,過去的柴油引擎為求燃燒效率而提高了柴油引擎的壓縮比,但為了因應增加壓縮比帶來的高溫及高壓所以腹內機件及引擎本體都必需強化,使得引擎重量大幅增加。而SKYACTIV引擎透過了許多技術,如VVL可變閥門升程機構,作用和汽油版相反,反而是透過排氣癈氣的高溫使得汽缸溫度升高使不用增到高壓縮比也能產生足夠使柴油引爆的高溫。另外就是多孔壓力噴射裝置來穩定點火及供油。還有大小雙渦輪分別負責了低、中、高轉的動力輸出。透過這些科技輔助進一步的減輕引擎機件的重量,使得油秏減少與引擎反應變的更佳。
SKYACTIV柴油引擎的紅線轉速甚至達到了5000rpm!
另外就是變速箱的升級,除了有新設計的扭力轉換器外,就如同引擎一樣,透過機件重量的減輕使得變速傳導效率變佳,當然也很直接的影響到了油秏表現嘍!
聊完這2個MAZDA一直強調的新科技,接下來就來聊聊今天的主題"試駕的心得"吧
論外觀:
不免俗的還是要來個車身的三視圖
正面,由水箱罩底緣的線條一路延伸至車燈,讓人有種與MAZDA Logo相呼應的"翼"的感覺。
比起車頭,我覺得要將車尾給設計漂亮才是最難的,而Mazda6的車尾給人有種說不出的"協調性",說穿了就是種將動感及優雅這兩個形容詞給平衡的集中在車尾。
鈑金上的各道孤線塑造出了一種充滿動感的氛圍,不難發現這輛車的側面有著三道孤線(前葉子板、兩片車門及後葉子板上),透過這三道孤線的修飾這一輛大型房車也能有著一種"敏捷"的視覺感受。
而當你第一眼望去,MAZDA招牌的開口笑水箱罩就直接的將他們的LOGO從我腦袋裡的記憶層給拉了上來。沒錯,這就是輛MAZDA的車,也是我所熟悉的MAZDA的感覺。
早在1990年時MAZDA MX-5就有了這張笑臉,只是當時只是很含蓄的在傻笑,而稍加注意一下就能發現近幾年MAZDA的車真的是越笑越開心了…(汗)
這張嘴笑到快可以把人吞下去了。
但有發現嗎?這充滿霸氣的車頭從正面或側面看還好,若是在這個角度看,會有一種"好像要往前衝刺"的感覺,說真的這樣的設計看的還蠻過癮的。
單就外觀而言,KODO的設計理念很完整的被融入了這輛車裡。無論是車燈、鈑件的都能找到那一絲KODO所強調的動態線條感。
有注意到嗎?除了鈑件外,甚至連燈具的內部都有著動人的線條在。(HID氣體放電式頭燈、日行燈及主動式頭燈為2.2L柴油版標準配備)
帶了點動感卻不失優雅的線條穿插在整輛車的鈑件上,不搶眼也不突兀,但就像個天生麗質的漂亮小姐上了點淡妝的感覺一樣,清新脫俗,不搶眼但卻非常的耐看,這樣的線條永遠不會褪流行,這也是我喜歡MAZDA的原因,因為他們總是擅長把曲線條給融入車中(初代MAZDA MX-5是1989年的產物,而其圓滑的線條也是當時主流的四方尖銳線條所完全不同的),回到了24年後的現代,MAZDA一樣保持著這樣的設計DNA,而且持續的在進化。
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那種金屬韌性的律動。
雖然大到有點超過,但大型房車還是要搭上大輪框才不會讓整輛車的車身有種女生穿了與身高不符的裙子的違和感。(225/45/19輪框配罝為2.0L汽油頂級版及2.2L柴油旗艦版標準配備)
外觀小結-
Mazda6沒有太強烈的銳利氣息及未來感(殺氣?),但卻有著一種就算是靜靜的停在路邊也有隨時可能會往前衝刺的靜態動感在。
論機能性:
試乘的感受,Mazda6被定位成大型房車,我認為要定位的話大約就是對等上TOYOTA CAMRY及HONDA ACCORD這類的對手。以我的角度下去評論不準,因為我沒開過新CARMY及ACCORD,而且我老早就習慣待在離地不到15公分的座位上,配上可能手一伸就會打到副座乘客的狹小駕駛座裡,進到這種大型房車裡當然會覺得"超級大"
而就乘客及駕駛的空間部份,請到了我在台北的好朋友"JSCAT"來支援拍攝(還因此害他沒搭上他訂好的高鐵真是抱歉)
JSCAT性能數據:
高:173cm
淨重:76kg
(總評:標準身材)
Mazda6車身數據:
身長:4870mm
車寬:1840mm
身高:1450mm
駕駛座部份-
能看到JSCAT坐進駕駛座後的姿勢,腿部及膝部還有空間(且座椅是以符合我坐姿所以有往前調),這樣的空間對駕駛並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壓迫感。
但後座我就有點小微詞了,因為車頂的高度可能是要配合車型的流線所以刻意提前的往下收,造成後座乘客的頭部空間不足(但膝部的空間還是足夠的)
173cm的身高頭就己經快碰到車頂了!但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啦!
雖然頭部空間較為不足,但拜車寬1840mm之福,橫向及縱向的空間還是足夠的,後座就算塞下3個體型中等的乘客也不會出現抱在一起的窘境,算是有符合大型房車的要求了吧?
乍看之下會覺得頭部空間不足會有點失去大型房車該有的"格局",但實際上能看出Mazda6的車尾為"斜背式車尾"的設計,這樣低寬的設計搭上大尺寸的輪框,除了能賦與一輛大型房車有如雙門跑門一般的視覺動感外,更有著勝過同級車的超低風阻係數。(Mazda6的風阻係數為0.27,同級車如Volvo S60為0.28)
當然,後座冷氣出風口也是影響到後座舒服度的一環。(後座出風口為2.0L汽油頂級版及2.2L柴油旗艦版標準配備)
而行李箱當然也是影響到機能性的一部份,477L的容量看的我口水直流啊(MX-5不知有沒有120L…)
前輪驅動的好處之一,平整又寬大的後行李箱,無論是深度或縱深空間都非常的夠。
而為了挑戰這台車有多能載,我直接放了部腳踏車進去。
Louis Garneau MV3S,20"小輪徑車。在拆掉前輪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躺進車內,但由於沒拆後輪,所以還是得把後座放倒才能擺進去。(因為空間太大東西都亂擺,MV3S一輛、吃午餐吃到一半下雨而買100塊折疊傘+雜物袋)
其實後來把腳踏車的方向稍微換個方向就變成只需倒下左側(駕駛側)的椅背就可以了。
機能性小結:
實在機能性這個部份我真的寫不出什麼東西,因為平常開習慣了不實用的車了,而且也沒有太多開過同類型車款的經驗,所以還請各位見諒了!但以這樣的機能空間,真的要全家(以一家三口為主)出遊,以後行李箱的深度及車身的乘員空間其實己經能承受大部份小家庭的用車需求了!
-
談駕駛的感受:
一眼望去,不難發現其實MAZDA現在的設計都是走相同的路線,那就是一種充滿和風的日式精緻感。大量的曲線及鋼琴烤漆的飾板來營造車內質感,就像MX-5 CLUB的會長Janice大姐頭以前和我說的一句話一樣:外觀就是看的順眼就好,內裝才是人與車接觸的第一線。
而雖然是柴油引擎,但讓我驚訝的是在怠速的抖動感及引擎聲卻有著不亞於汽車油款的穩定及安靜,這讓我打破了柴油車就像騎哈雷一樣一定要震震震的刻板印象。
除了剛坐進Mazda6面對到大量的按鍵及一堆不知道的功能給嚇到外,其實稍微摸索一下就會發現某些功能其實還蠻貼心的。
例如這種多功能方向盤,也許現在有許多車都有這樣的方向盤配置,但對我這種長時間都是握賽車方向盤(只有方向盤功能!)的人而言是蠻貼心的,只可惜少了換檔撥片,好像少了那麼點熱血的感覺了?(打習慣手排了…無感…)
(請原諒我因為在拍攝時碰上下大雨所以漏拍到了內裝整體照)…從中控檯開始就不難發現內裝的線條其實也是與車外線條相對呼應的。(但很抱歉沒拍到整個中控台的格局,無法讓各位透過圖片感受到這中控台線條的擴散到有如使用超廣角鏡頭所產生的強烈"透視感")
從中控檯延伸的飾板,除了替內裝增加了質感,更有著一條如"中央基準線"的穩定感。
此外從儀表到內裝的開關,都是採用一致的白色光源,對於內裝質感的提升也有著顯著的效果。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個,後視鏡盲點警告裝置,對我這種開車半老不熟又只會開小車的手而言,大型車的死角特別多,單純的左右及中央後視鏡帶來的視覺死角還是很大,而有了這種感應器真的會給駕駛降低了許多壓力啊!
稍微注意了一下,平常沒打方向燈時死角有車它也是會亮起來,而當你方向燈打下去時如果死角處有車的話就會有警告音響起,比起那種警告超速的警告音,我倒覺得這種警報器非常實用(因為超速警告通常對上開車熱血的人跟本沒用…)
原廠搭載的多媒體觸控音響也是個非常棒的東西(尤其對我這個最近才從單片MP3主機升級成USB主機的人來說)
與主機連上線之後就完全不用煩惱如何面對主機要插東插西的雜亂感。
此外這具音響的表現以我這種木耳來形容該算是中上的等級,對於重度音質狂可能會感覺中高音堿略帶點生澀,低音的部份則是稍嫌薄弱(尤其來自後座的部份),但相信對一般普羅大眾而言己經是很棒的音質感受了(副駕駛甚至說這台車的音響有著不亞於家中音響的感覺了),此外還可於中控台裡獨立切換聲音的集中區,例如你想讓音樂完全集中在駕駛座就可以點選駕駛座讓聲音通通集中在自己身上,這點真的也蠻不錯的!
左右恆溫空調,對我這個長期吹著黃昏牌冷氣*的人來說跟本就是神器!
(*就是只有在太陽下山或晚上才會冷的冷氣)
而現在的汽車總是會設計許多貼心又方便的小功能,同時利用盡車內所有可用的空間。
(超級貼心的眼鏡盒!)
(總覺得這個後照鏡會自己動…因為我轉不動它)
(開習慣敞蓬車,看到天窗反而覺得有點無感…)
但當然,新科技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有時也不是那麼樣的方便…(例如i-stop)
i-stop就是停車自動熄火裝置,它的作動機構很簡單,當你車輛靜止時,煞車稍微"用力一點",車輛就會自動熄火。不過不得不讚賞一下Mazda6的啟動速度,快速又俐落,不會有一般車引擎啟動時的"無力"感,熄火後一鬆開煞車踏板,引擎吭的一聲就直接發動了,過程大概不到0.5秒,感覺就像是一般自排車停紅燈時排入N檔,看到綠燈時打進D檔後稍微"頓"了一下後就開始前進的感覺一樣。
但為什麼會對我造成困擾?因為要維持這個機置你必需全程踩住煞車(熄火後打進N檔放開煞車也可以),但有時停個幾十秒的紅燈,煞車力道不小心大了一點車就熄火了…這樣感覺會很像開手排車不會放離合器熄火一樣囧…(不過還好開了一天上手後就沒這個問題了),但這樣難免會讓人擔心時間久了,電瓶及啟動馬達是否會增加秏損的問題…(標準的省油不省其他東西?),不過在這個石油越來越少的時代,能減少一分油料的浪費就儘量的減少也是各家車廠致力的目標啊!
駕駛感受小結:
如果說我之前開的車的感受就像是個窮酸人家一樣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要自己弄自己想自己調自己設定自己搞。那Mazda6開起來的感受就像是住在個豪門世家一樣,想要什麼功能就伸個手、動個手指就有了,甚至還有貼心的管家在旁邊提醒你該注意什麼東西,要小心什麼東西等…與之前那斯巴達式一上車就是要充滿戰鬥氣息的感受完全不同,我想這就是這種現代科技車所帶來的便利性吧!
此外柴油2.2L版的Mazda6也是首輛搭載全套MAZDA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的車,一大堆你想的到想不到的科技玩意通通搞上去了。
舉凡
HBC車輛遠近光自動切換系統*-這是在保護對向車的一種機置,防止這多沒公德心或粗心的駕駛在夜間開遠光燈去害到對向車的駕駛。
LDWS車輛偏移警報-它會偵測你是否偏離了現正行駛的車道而發出警告駕駛將車輛修正回正確的路線。
FOW前方障礙警示系統-用來提醒駕駛前方有障礙物要注意。
AFS主動轉向頭燈*-這個就不用我說了吧XD
RVM車後盲點偵測系統*-也就是我所提到的後照鏡會有警告的貼心功能。
MRCC雷達定速巡航系統-它是用來做定速行駛時如前方有慢車或其他車輛就會自動減速與前車保持距離的小工具。
SBS智慧自動煞車系統-這就像VOLVO主打的自動煞停功能,是個用來幫助駕駛恍神時的保護裝置。
-
其中我打了*號的就是大家平常最需要用到的東西,因為就算是精神狀況良好的駕駛也難免碰上一些冒失鬼,而這些就是用來提醒駕駛要小心的機置。而其他的裝置說穿了,就是用來補救某些可能開車會恍神的駕駛的輔助工具,藉由車輛本身的提醒來增加恍神駕駛的注意力,避免掉可能的危安因素發生。
(而大部份這些功能都可以在方向盤左側下方的開關裡找到,並選擇開啟或關閉)
而這些功能,其實也就是與VOLVO一直強調的主、被動安全系統是一樣的,只是差別在Mazda6算是日系車搭載這些機置的創始者吧?有這些機置的輔助,一開始接觸這部車真的很不習慣,但熟悉了之後在台北這車多地又狹的地方真的幫了我不少忙,畢竟光是花心思認路就夠頭痛了,還要一直分神注意後面準備超車的賽車手們真的是非常的秏精神啊!
-
談操控感及動力:
其實我還沒瘋到要拿一輛前輪驅動的大型房車去與我自己開習慣的MAZDA MX-5去比操控(這怎麼比啊?),所以在操控的感受就簡單的去說,那就是穩重中帶了點輕快。我有開過的房車大概就是TOYOTA ALTIS這類的中小型"舒適房車",而開著那些所謂的"舒適房車"時很明顯的就會感受到"車會像坐船一樣有種浮動感",先不說方向盤的輕重,單是個變換車道就會有很明顯的浮動感,雖然這樣可能是"舒適"的代表,但這樣對方向盤傳至手上的"路感"就弱上許多。當一個駕駛無法去感受到車輛的路感時,那還談何操控?充其量就是個"坐在駕駛座轉方向盤及踩油門的人"而己。毫無樂趣可言。
我是一個對操控樂趣非常重視的駕駛,假設無法透過方向盤與車取得一定的默契,我開車的方式就會非常的憋非常的龜…因為會毫無安全感可言,對我而言,就像我在重車日誌裡所寫的"兩輪移動的是靈魂,四輪移動的肉體",我就是一塊在開著車的肉塊,沒有什麼感覺,就是單純把這輛車視作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但我對車的觀念就非常忌諱這種感覺出現。因為無論操控的好與壞,一輛車最基本的工作除了是載運駕駛及乘客抵達目的地外,更重要的就是能帶給駕駛者的"快樂感"。而這也是為何我總是會用"擬人化"的稱呼來叫我自己的車是"她"。因為每個男人心中的那個深愛小老婆,往往就是自己的愛車,無論是二輪或四輪都是(笑)。
而一開始開著Mazda6上路的感受,會發現它的懸吊設定還蠻硬朗的,那種感覺就是避震的彈簧阻泥設定稍微偏硬,但回彈速度適中所帶來的Q彈感(我的MX-5也是這樣的設定),也許無法像無動力方向盤的MX-5那樣你可能輾到一顆小石頭方向盤都能傳給你知道,但卻能能明顯的感受輪胎壓過了什麼坑洞或是現在的路面感受,也許碰到凹凸不平路面時造成的震動感會略為明顯,但卻不會讓人感到不適,且駕駛者若細心去感受,就能發覺這輛車對於"路感"的回饋及詮釋做的非常的好,讓我這個開慣操控派小車的熱血駕駛還能隱約的感受到那麼幾分熟悉的"操控感"。
但可惜的是試駕當天下著雨,且台北的車潮也多,無法進一步的上山路進行試車取得更多的車輛動態反應,但若就單純的"操控樂趣"而言,Mazda6的表現算不錯了。我也曾經開過朋友的初代Mazda6去幫忙買東西,初代Mazda6的路感其實也不錯,但在轉動方向盤的時候前輪驅動在轉向時產生的那種要轉向了但卻有點轉不過去,覺得車頭好像想掙脫你的方向盤的"反抗感"還蠻明顯的,若是開像ALTIS這類的舒適房車更是直接懸吊壓縮到極緻且車身會有種被慣性往外拉的恐怖感受。
而在有限的空間測試下(例如刻意的急迴轉或急切轉彎),Mazda6的表現非常的穩重,不會有一絲輕浮的感覺,也許無法像1:1方向盤那種手轉到哪車就轉到哪的直接,Mazda6的操控手感就像是個穿著厚重衣物的運動選手,也許身手稍嫌緩慢,但該有的俐落感卻一點都少不掉。
而動力的部份,過去我曾經開過家裡的E39 BMW 535i,3500cc V8引擎帶出來的力道去拖動將近1.8噸車身的加速力道,會讓人很難想像這是頭1.8噸的大型房車,而Mazda6的2.2L柴油引擎也讓我有了這樣的感覺,拜42.8kg-m的扭力所賜,油門稍微深踩一點整輛車就像發瘋了一樣的往前衝刺,完全沒有想停下來的感覺,差別只有後驅的加速感是感覺像車後有東西在把你往前推,而前驅而是車頭有著東西把你往前猛拉的差異罷了。
而這具SKYACTIV 2.2柴油引擎的設定也很妙,拜透過許多引擎科技加持而降低的壓縮比及減輕的引擎機件重量所賜,這具柴油引擎的紅綠區居然來到與汽油車相近的5000rpm,這大概能打破許多人對柴油車就是要低轉速的印象了吧?
而Mazda6所配置的這句變速箱,反應也算輕快。只是起步加速時還是沒有純手排車款的那樣輕快,而是"踩了油門,要在稍等個0.01秒後車才會開始跑"的感覺,但整體的換檔品質也是在水準之上,不會有什麼多餘的抖動或頓挫,自排車款重踩油門退檔加速的反應也很直接,當你重踩油門下去準備加速,車子就像是個拳擊手一樣,先深吸了一口氣後迅速將重拳給揮了出去,那樣的直接與有力,讓我這次試駕留下了蠻深的印象。
只可惜沒有機會上山去測試一下這台車完整的動態反應,唉!
操控及動力小結:
很難想像一輛MAZDA 大型房車能有這樣可怕的加速感,可惜Mazda6僅是前輪驅動的,若是能提升到全時四輪驅動那般熱血的驅動配置不知會有多好呢?
-
談油秏:
說真的,油秏真的非常的驚人。由於掛的是試車牌所以無法開上高速公路,所以今天整天的行程都是集中在市區的試駕。後來想一想其實也好,因為大家長久以來看廣告或公佈都是打著"低到驚人的油秏",但有很多都是高速公路或實驗室測試出來的,真正在市區塞車的環境下開車的油秏可沒這麼的漂亮,所以我決定就來公佈一下這輛MAZDA 6在純市區的油秏吧。
總共乘載3人,全程開冷氣。
這是剛領到車時的里程數,1323km。可以看到右邊的油秏顯示這桶油還能在跑789km,通常這種電腦數據我都把它當成快樂表在看,因為一點都不準!但Mazda6的油秏指標到底準不準,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試車整天的狀況都像這樣,低速塞車的狀況。右邊的油秏顯示為目前使用的油秏預估,會一直跳動所以並非最準確的。
開了一整天,平均時速只有24km/h就知道我今天到底有多塞了!!!!
整天的駕駛下來,因為很少在台北開車所以超級怕死,速限都是維持在最高限速↓5km左右,所以造就了平均時速24km/h的驚人低速!(我在台北市當腳踏車魔人的平均速度可能還能超越哦?)
就這樣在台北市龜了一整天,我要準備交車時的里程數為1392km,也就是說今天實際只開了69km。
在對照這個我之前一直說很不準的油秏預估表,顯示這桶油還能跑710km,與實際里程的誤差只有+10km的差距,實在是很驚人啊!因為我印象中這種油秏計算表通常都是蠻快樂的…
而這是今天純市區的平均油秏,8.5L/100KM,換算下來一公升能跑11.7km。會覺得很少嗎?但我這個不是實驗室測試的數據,而是100%的純市區道路測試外加車上三人及全程冷氣開著,以一部柴油的大型房車而言,這樣的表現己經算有水準之上了(尤其動力還算不錯)。我是覺得對油秏的部份,很多人都會說什麼他的油秏隨便怎麼踩都有12、13公里的神話數字,但總是欠缺了最真實的數據計算。
油秏小結:
就我自己在算油秏其實也不會靠電腦去算,我都是以加滿一整桶油後開到油表到一定範圍後就去把油箱加滿,在計算加的公升數去除以這桶油所跑的里程,這樣的算法我認為準確率是最高的。但如果這個油秏表顯示的是正確的,那Mazda6的純市區油秏真的是算很漂亮了!
不能拿高速/市區的混合油秏來比,也不要用實驗室的油秏來比,純市區又開冷氣及負重的油秏才是一間車廠最不想面對且最殘酷的數字。但這也是一般普羅大眾最直接面對用車環境!!!(但我相信這輛車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有著一公升18公里的水準)
此外,本次試駕的車型為歐規版馬力數據較大的版本,若為美規版本油秏數據應該會更漂亮的。
-
總結:
還是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試到這部充滿了先進主、被動安全系統的Mazda6,也讓我對這具SKYACTIV 2.2L柴油引擎有了全新的印象。
常看到有人在罵為什麼要進2.2L或2.0L這種排氣量而非2.5L的頂級版,在嫌馬自達偷掉這樣的引擎來賣台灣人。但請平心而論。台灣的稅率制度非常的不公平,當個網路嘴上車評不用去面對稅金的問題,但如果今天你是消費者,你會為了多那一點動力去買台排氣量只超過100cc卻要多負擔一年近5000的稅金差額嗎?而如果你是車商,你會想進這種讓消費者有疑慮的車款進來賣,增加自己的庫存壓力嗎?
台灣始終是小眾市場,車商在熱血及大多數普羅市場客源之間還是要有所取捨。而是好是壞,相信只有買了這輛車的人才知道。
VOLVO是公認對主、被動安全最講究的一間車廠,而Mazda6這次的主、被動安全裝置與VOLVO相比幾乎是平起平坐,也許在台灣的售價相近,但撇除掉歐系進口車就是高級車的品牌包袱,靜下心去看,日系車的妥善率在台灣還是有口皆碑的,如果開車只開品牌的話其實會讓你錯過優質且穩定的車款。在今天的試駕感受,我覺得Mazda6輸其他廠的就只有"品牌",其他的各項表現都是可圈可點。
就外觀,有著2013紅點設計獎的加持;就機能,有著大型房車該有的格局及空間(雖然後座頭部空間稍微有點遺憾)。
就駕駛介面,充滿日式風味的精緻內裝及許多貼心的小設計,讓你上了車就有種被這輛車服務的感覺。
而就操控,這輛車也有著不亞於任何同級車款的操控性;就性能,跳脫傳統柴油車就是低轉有力好開的刻板印象,強勁的馬力與狂暴的扭力讓這輛車有著不亞於汽油車款的動力表現。
論油秏,純市區一路塞車塞到底,車上三人又狂開冷氣的狀況下還能保持在1公升接近12KM的水準。
開了一整天下來,幾乎都在塞車,里程不高。但感受卻很強烈。只能說可惜不是在中南部試車而是在台北試車,在台北我寧願搭捷運也不要開車(哈哈哈),但這樣好的大型房車,真的會讓人一試了就上癮了。
就在今天,讓我們丟掉對品牌的包袱,靜下心的去感受一下MAZDA 6帶給你的魂動感吧。
Mazda6會是部好車嗎?我相信"她"是的。
後記:
其實蠻難過的,因為除了我那專業的攝影"皮克斯"大師因為加班沒得和我一起北上試車拍照,就是碰上下雨讓我嘔翻了,無法呈現最好的照片品質一直是我最忌諱的,但試車就是這樣,你就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能試,硬著頭皮也是要上啦!所以在這還和各位先說聲抱歉。
此外領車的地方又是全台北我最不熟的"中山區濱江街",認真的說!我一上車就慌了,光是想找個停車位拍個里程都找不到,因為台北好像抓違停抓蠻嚴的XD,就這樣在台北跌跌撞撞的過了一整天,最後請出了JSCAT這住內湖的好朋友來協助我拍攝及指導台北市的路況方向才順利的從台北脫困。狀況連連的一天,短暫的試了半天的車,寫出的是我對這台車最直接的感受。
至於詳細的細節及功能介紹我想就還是留給專業的站務記者來寫吧!
畢竟我這是"試車分享文"嗎?哈
一個一生幾乎只開著MIATA MX5的操控狂人,第一次接觸到這樣高科技的實用房車所產生的火花。就是這篇所寫出來的文字。
雖然想精簡內容,但想說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所以很不好意思的打了這麼長的一篇文,也辛苦了看完的朋友們了。希望這篇分享文能幫助到對Mazda6有興趣的朋友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