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Peter為了它第一次下大鵬灣,砸了不少經費及心血在它的阿魯(GSX-R600 K7)上面,從制動→輪胎→相機(行車紀錄器),不過教士也有建議它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輪胎狀況的話,胎壓偵測器絕對少不了。

 

原本是想叫它裝和D怪上一樣鐵將軍的胎壓偵測器

01  
不過這種圓錶式的胎壓偵測器搭在仿賽上就有點不合,所以就開始找別的品牌。

 

而教士身邊的車友則是推他安裝的維迪歐TMPS-M1,不過他裝的是胎外式,詢問一下才知還有個M1"B"的胎內式偵測器型號。

 

胎外式的優點當然是安裝簡單,但如果要追求即時數據回報與監看輪胎狀態,那還是安裝較麻煩的胎內式最適合,也因此教士就幫Peter訂了一組TMPS-M1B回來,等到阿魯要去換胎+碟盤的時候做一次工直接全部上車。

 


 

 

簡單開箱:

02
網拍效率還蠻快的,訂貨隔天就寄到了!

 

03
外包裝一開始都是用塑膠膜包起來,所以這個小握把基本上沒啥機會用到XD




04
打開就是這個模樣,配件+主機+偵測器與保卡、說明書




05
由左到右由上至下就是:胎內式偵測器、充電線、街車把安裝座、胎壓偵測器主機、黏貼式底座、備用3M貼片。




06
主機背後這個防水塞+制震墊片很容易掉,在把主機拔下來充電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教士就弄不見過,隔天找上翻了院子一遍才找到這不小心遺落的墊片…



07
等了2天輪胎終於寄到,米其林的PowerSlickEvo,Peter換過的第一條光頭胎。而原本的PowerRS就先拆下來等這條光頭胎用完再裝回去(比較省啊)

 

080910  
安裝過程請朋友幫忙拍下來,不過忘了告訴他有分A(前)和B(後)的差異…所以能看到朋友把前後輪的偵測器裝反了XD


不過看到這邊一定會有人疑惑,既然都是顯示胎壓與溫度,為什麼還要區分成胎內、外式的差別?

 

其實如果你安裝胎壓偵測器只是想預防輪胎沒氣或是路上漏氣即時發現的話,安裝胎外式的其實就已經足夠使用,因為它能提供的就是預警及偵測的功能;而胎內式的雖然安裝較麻煩,但因為它就藏在輪胎內部,因此對於溫度、胎壓變化反應會比胎外式的快上許多,教士之所以推薦Peter裝胎內式的原因也在此。它是第一次下賽道,在不熟悉賽道的狀況下可以用第一節的時間,觀察輪胎溫度及胎壓變化,這樣也比較能迅速掌握輪胎的狀態。

 

11  
完工!Michelin PowerSlickEvo!

裝反的胎壓偵測器等之後跑完大鵬灣再研究說明書吧…因為上面寫可以重新記憶…

 


 

 

實際下場

12  

只能說不管什麼車,車牌拔掉真的就只有帥而已啦!!!乾淨俐落!

 

13  
(因為偵測器裝反所以請自動前後對調)
Michelin Power Slick Evo的建議冷胎壓是前30.5psi後27psi,教士是直接調整到前輪會在30-31psi之間游走的胎壓,後輪則是標準的27psi,很多人會說上賽道輪胎就是要放低胎壓,不過教士對這點抱持一點保留態度,因為輪胎軟是可以讓你出彎大補油門時輪胎更穩定,但若是要求彎中穩定性的話,還是需要一定的胎壓才能讓輪胎在彎中發揮良好的支撐性,所以真的不是胎壓越低越好。

 

14  
而安裝的話教士是直接用黏貼式底座黏在上三角台上,這樣也能比較即時的監看輪胎狀況。不過因為儀表有點小加上溫度、psi會自動轉換,所以一整天下來也只有第一節熟悉賽道時間有認真注意一下偵測器。

 

15
這次Peter沒有暖胎包,所以實際下場時胎溫只有30°,而Michelin PowerSlickEvo的建議工作溫度是前80°後100°,而最低也要前50°後70°,但Peter回報大約在第6圈左右胎溫才達到前45°後60°的狀態,還沒辦法讓這條PowerSlickEvo發揮到最高的抓地力狀態,真的還是有些可惜。

 

不過因為有這些資料,也能讓Peter大概掌握這條輪胎在最低工作溫度的範圍使用起來是怎樣的感受,這樣若下次可以搭配暖胎包使用,在下場前先將輪胎加熱至80°的話,應該又可以在提高彎中的極限至下一個層次了!不過因為這次是初下場,所以我們都先求平安下莊就好。

 

16  
而在Peter一回到Pit區教士記錄一下它的胎壓變化,已經從原本的前31後27psi各自向上提高到前34psi後30psi,這也就是所謂的"熱胎壓"

 

工作胎壓有了,但溫度沒有,還是有些可惜,不過因為這次下場已經燒掉不少經費了,因此若下次還有機會再來大鵬灣練車,應該就會連暖胎包一起準備了!

 

 


 

 

後記:

17_調整大小  
初次下場,平安下莊。

 

以前在山路可能覺得還好,不過下到賽道後就真的覺得胎壓偵測器超級好用,除了能讓你注意胎壓、維護行車安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你收集輪胎的資訊做參考。所以教士也會建議各位車友可以的話,真的不要省下這筆花費,如果只求安全,當然可以買胎外式就好;但若是想要更完整、全面的防護及收集資訊,胎內式真的還是最好的選擇呀!

arrow
arrow

    重車教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